关牧村
天津音乐文化底蕴深厚、音乐人才辈出、优秀作品丰富,诞生了近代第一个现代化军乐队,孕育了李叔同、沈湘、施光南、王莘、曹火星、郭淑珍、李光曦、于淑珍、韩芝萍、蒋大为、刘欢等一批杰出音乐优秀人才,创作出了《送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多情的土地》等经典曲目,拥有天津歌剧舞剧院、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和天津大剧院等影响力较大的音乐殿堂,具有打造成为音乐之都的巨大潜质。打造音乐之都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强城市的艺术品质和文艺色彩,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天津成为更受欢迎、更有情调的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
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共有42场音乐节落地,全国票房收入15.19亿元,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超过12亿元。目前,“音乐+旅游+生活方式+地域文化”成为不少城市提高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的重要场景,音乐演出活动和音乐赛事不仅可以带来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流量关注,还有助于展示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为此建议:
一、打造属于天津的海河音乐节等系列品牌
从今年西安一场大型演唱会数据来看,门票收入为3576万元,直接带动的旅游收入超过4.16亿元。其中,省外人群占比81%,过夜游客占总接待人数79.73%,异地观演正在成为文旅消费市场下一片“蓝海”。为此建议:一是进一步依托天津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打造属于天津的海河音乐节等系列品牌。探索“音乐节+户外空间”模式,让音乐节走进意式风情街、五大道等风貌地标,推出音乐文创市集等一系列与音乐演艺场景共生的文化体验活动,构成“音乐+新消费”的特色业态。二是打造特色小众音乐场景。建议借鉴安里甘艺术中心模式,根据历史文化建筑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功能定位等,打造特色小众音乐场景。在政府统筹下,畅通渠道、给出政策,由音乐专业机构与企业协同开发、跨业融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将这些建筑开发成富有特色的演出场所,让音乐沉浸历史文化建筑。也可借鉴哈尔滨中央大街小提琴演奏做法,在劝业场对面由老银行改建而成的星巴克咖啡厅二层露台进行音乐表演,将其打造成为更具魅力的网红打卡地,进而带动劝业场周边文商旅融合发展。
二、引进或创办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音乐赛事
纵观国际上的著名音乐之都,都拥有自己独特高端的音乐活动和赛事,比如波兰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意大利的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为此建议:一是我市引进中国音乐金钟奖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音乐赛事落户天津。可以借助天津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经常举办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钢琴、小提琴等音乐赛事和专家讲座,吸引更多的国际专家和友人莅临天津并吸引更多的国内音乐爱好者聚集天津。二是加大对本土高端品牌赛事的支持力度。以成都市创立的金芙蓉音乐比赛为例,经过7年的沉淀与变化,已逐步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赛事IP,累计吸引超过18000名选手参赛,面向全球音乐市场输送近200名优秀人才,推出原创精品力作上百首。建议进一步擦亮“滨海杯”青年新歌手大赛等本土音乐赛事品牌,通过邀请海内外一流知名音乐人坐镇,吸引全国专业选手参加,力争评选推出一批国际知名的音乐人才、创作一批体现津城特色的音乐作品、塑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音乐IP,让音乐成为城市亮丽的名片。
三、搜集整理研究天津音乐,做好天津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工作
地方音乐是当地文化的表现形式,建议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院团、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加强录音、录像、乐谱、文献、人物故事等原始音乐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通过开展音乐传承活动、培养音乐传承人才、保护音乐文化遗产等方式对地方音乐进行保护和传承,以历史底蕴的呈现扩大天津音乐的影响力。同时,开展国际间音乐文化交流,加强与维也纳等友好城市的音乐文化互访,向世界传递天津音乐之都的文化符号。
关牧村 系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常委,市文联副主席、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