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委员办公平台
最新动态:
·王常松赴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机关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看望慰问  ·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王常松主持并讲话  ·天津市市长与委员共商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政协天津市第十五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简历  ·广聚智慧力量 共谱奋进新篇 ── 热烈祝贺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十五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十五届一次会议闭幕  攥紧中国种子 升级天津“芯片” ── 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委员聚焦种业振兴献计献策  ·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 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委员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献智献策  ·如何让群众更有“医”靠 ── 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委员聚焦医疗保障工作建言献策  
   您当前的位置 : 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  >  学习园地  >  他山之石
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中医药发展
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网 www.tjszx.gov.cn 日期:2023-05-04 14:1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华社发 王鹏 作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文物局8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4月19日公布,推动部署“十四五”期间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等12项重点任务,旨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

  “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方案是首次由8部门出台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门方案,是深刻领会‘两个结合’重大意义的实际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4月20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围绕《“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及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情况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邢超如是说。

  ▶▶▶不断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文化需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组成,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十四五”以来,中医药文化建设被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总体布局。

  “我国先后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等专项工作,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文化需求。‘十三五’以来,各地累计举办各类中医药文化活动2.8万余场,辐射人数超过1800万。我国还积极推动中医药传播平台建设,在全国各地推动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国家中医药局已在全国遴选建设了81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中医药名家纪念馆、中医药院校、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科研机构、中医药老字号等类型。比如,北京市利用现代技术与手段试点建设了首批32家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上海市制作了‘闻香识本草系列’3D视频并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裸眼3D移动电视墙中播放……”邢超介绍。

  中医古籍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推动下,我们以‘加强古典医籍精华梳理和挖掘’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中医药古籍保护、研究与利用的重大工程,构建起中医药古籍工作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陈榕虎介绍,共计出版了416种中医药古籍;拟影印出版2289种经典医籍,目前首批“养生卷”74种医籍已经正式出版;开展了40个病种的古籍文献专题研究;目前已建成“国医典藏”等中医药古籍数字化平台;完成了400余种海外中医药古籍的回归整理和160余部少数民族医药传统文献的整理工作。

  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的博物馆备案信息显示,目前全国有中医药类博物馆83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二级5家,三级3家,其他74家博物馆都没有定级。“近年来,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加快发展,但中医药博物馆事业仍面临着区域发展还不平衡、文化资源家底不清、体系结构尚未构建、藏品保护基础比较薄弱,展陈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不够高,研究能力、科技支撑、管理水平和专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基础性问题。”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陈峥介绍,为了破解这些问题,成立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机构,承担中医药文物、藏品、见证物的收集、保护和研究;积极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启动了《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让中医药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田

  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重在传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要从他们抓起。

  “面向中小学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和健康养生知识,对于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升健康素养、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邢超表示,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进了多项工作——采取“活动模板+若干物料+自主组织”的方式,带动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聚焦普遍关切,针对近视、脊柱侧弯、肥胖这些困扰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加大青少年健康科普力度;鼓励各地拓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践。

  目前,我国有4亿左右青年群体,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中医药,才能真正实现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邢超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此推出了动漫形象“灸童”、动画短片《手指的魔法》等中医药主题动漫作品,把专业深奥的中医药知识以动漫为载体,进行通俗易懂的可视化呈现,拉近了中医药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此外,还推出中医药主题文艺作品,如《本草中国》《国医有方》《新时代的中医药》等中医药主题纪录片,以及“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等精品展览。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活动涌现,为满足年轻群体多元化的中医药文化需求提供了更多选择。

  ▶▶▶助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植根于中华民族哲学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土壤,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文化弘扬的顶层设计和总体统筹,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魏春宇坦言,当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太极拳先后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历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医药板块需求旺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抓手,依托中医药海外中心、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海外高水平医疗机构等载体,举办形式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面向全球推介优质中医药资源和中医药服务,加强国际传播,打造精品项目。”魏春宇介绍,将加强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合作,支持拍摄中医药影视精品,利用短视频、动漫、图书等多种方式,面向国际社会不同群体加强中医药知识科普,打造有传播度和美誉度的中医药对外宣传产品。深入开展中医中药海外行、“一带一路”针灸风采行等活动,通过健康咨询、展览展示、体验品鉴等亮点品牌,持续提升海外民众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优秀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正沿着‘一带一路’阔步走向世界,将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魏春宇最后表示。(记者 陈晶)

您是进入本站的第 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welcome银河国际网站 津ICP备05013411号-1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209号 技术支持:北方网
 
XML 地图